一天一夜跟踪采访!记者探访国内最早的睡眠门诊,专家:睡不着睡不醒都得治

时间:2022-11-03 08:45:29 | 浏览:5962

一夜醒来十几次,睡梦中“拳脚相加”把自己打醒,开着会却突然倒头就睡……如今,不少人被睡不着、睡不醒等问题所困扰,而它们却有可能提示着某些严重的疾病。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当下,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

一夜醒来十几次,睡梦中“拳脚相加”把自己打醒,开着会却突然倒头就睡……如今,不少人被睡不着、睡不醒等问题所困扰,而它们却有可能提示着某些严重的疾病。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当下,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为此,记者探访了国内最早开展睡眠诊治服务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用一天一夜的跟踪采访来揭秘睡眠门诊的秘密。

现场探访

睡眠监测仪可实现“梦境跟踪”

在北大人民医院住院楼C区有一个安静的区域——睡眠中心。这里宛若一处“梦工厂”,推开大门,静谧的走廊两侧分布着8间睡眠监测病房。房间内的设置仿佛酒店的单人标间一般,设有独立卫生间,床头有床头柜,墙上还挂着电视机。

看似“平平无奇”的房间,如何完成梦境跟踪等“神秘”监测任务呢?答案就在藏于床头柜内的一台机器里。它上面插满五颜六色的导线,一头连着电极片。当天值班的技术人员张雪丽说,这台设备的学名是多导睡眠监测仪,其监测结果是诊断睡眠行为异常疾病的“金钥匙”。和做心电图类似,做睡眠监测时医生通过贴在病人身上的电极片“问诊”。这台机器能监测人全夜睡眠过程中脑电、呼吸等十余项指标。监测数据会实时显示在中控室的大屏上。

北大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韩芳告诉记者,有些睡眠问题往往不是“睡不好”这么简单,它可能提示着某些严重的疾病。

诊室故事1

睡着就拳打脚踢一夜醒来十几次

晚上7点,老董来睡眠中心做睡眠监测。最近几年,他经常在睡梦中一顿“拳脚相加”把自己打醒,之后再难入睡。两周前,他在韩芳的安排下,预约了睡眠行为异常的监测项目。

因为老董有早睡的习惯,为了不错过他的睡意,张雪丽特地为他安排第一个连接监测设备:头部贴上电极片,用弹力网头套进行固定,再扣上胸带和腹带。“正常人在做梦期间,肌肉会特别放松,肌肉信号的波形会特别平静。而睡眠行为异常的患者,不管监测中的做梦期是否存在动作,他的肌肉都会特别紧张,下颌、腿部、上肢的肌电信号都会异于常人,通常增高明显。”张雪丽说。

清晨六点,护士将老董唤醒:“您昨天夜里醒了十几次。”老董挺吃惊:“这么多?”“您想不起来的事,多导睡眠监测设备都用数据替你记着呢。判断病情就靠它们。”医护人员表示。

【断症】“梦中打人”是大脑病变的早期表现

韩芳说,像老董这种以梦中暴力行为为表现的睡眠行为障碍,临床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许多发病者平常性格温和,和梦中行为表现并不一致。而“梦中打人”的症状其实是大脑病变的早期表现,许多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前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前兆”,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多系统萎缩等。“我们追踪研究发现,患者出现这种类型的睡眠行为障碍,如果不加干预,10年后近八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帕金森或老年痴呆等疾病。”

诊室故事2

总是“迷迷糊糊”洗着水果就睡着了

有人是为了“睡不着”而来,也有人是为了“醒不了”而来。30岁的小刘这几年总是“迷迷糊糊”,开车撞树,走路掉沟里,上班开着会说着说着倒头就睡。韩芳的手机里还存着一段小刘发来的视频,当时小刘在厨房给孩子洗樱桃,一家人正笑得开心。突然之间,小刘整个人瘫坐在墙角呼呼大睡起来。

小刘怀疑自己患有“发作性睡病”。为了确诊,他需要在一天时间里,进行5次小睡实验。正常人在入睡后90分钟到120分钟内才会开始做梦,而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患者来说,这个时间会变得很短。单次小睡实验1小时,一天内5次实验中,受监测者有两次及以上在8分钟内入睡,在15分钟内开始做梦,便可作为诊断“发作性睡病”的标准。

这一天,小刘在8点、10点、12点、14点和16点分别进行了5次监测实验。监测数据为他精准“掐点儿”,每一回他入睡、做梦所用的时间都少于诊断标准时限,用“倒头就睡”形容毫不为过。而这些都成为确诊的基础。

【断症】七八成发作性睡病患者为青少年

韩芳建议睡眠监测实验出具结果后,再进行一个脑脊液激素水平的检查以进一步确诊。“发作性睡病有许多特别的症状,除了小刘这种白天过度嗜睡、猝倒之外,还有不少患者会出现睡眠幻觉。来睡眠中心就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中,七八成都是儿童、青少年。韩芳说,有时真不是因为孩子“懒”,而是他生病了。家长不要用过激言语伤害孩子的心理和感情,应该视情况带孩子及时就医。

专家提醒

睡不着睡不醒都得治

通过探访,记者了解到,睡不着、睡不醒都需要及时就诊。韩芳说,有时候,睡眠障碍是某种更严重疾病的前兆或表象。大量研究证明,睡眠障碍还与不少患者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互为因果。在“睡不好”已成为普遍社会现象的今天,一旦出现睡眠障碍要及时调整,必要时就医。

(原标题:探访国内最早的睡眠门诊 神秘“梦工厂”里的探梦人)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孙乐琪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相关资讯

成都迎来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市气象台专家解读今年为什么这么热

11日13时40分,成都市气象台将8月7日10时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变更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图据成都市气象台成都为什么这么热简阳为什么这么热今年成都为什么这么热,张涛解释,受副热带高压或青藏高压长时间稳定控制,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天气晴好,白天升温显著,因此导致今年成都气温比较高。

专家解答上海近期极端高温天气成因

为什么一些手机软件推送的天气预报与气象部门发布的不同?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田洪军(8月16日摄)副热带高压把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罩住了”“今年的持续高温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田洪军说,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副高北侧无强冷空气南下,副高南侧无热带气旋北上,使得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都被副热带高压牢牢控制。

元宇宙火得一塌糊涂,元宇宙到底是啥?来看看这15位专家的定义

Facebook最近传出即将改名元宇宙,国内火热的社交APP SOUL也标榜自己是元宇宙,在券商的研究报告中,A股的元宇宙概念股最近突然冒出来几十上百家。毫无疑问,元宇宙的热潮正在横扫整个网络,任何一家公司贴上元宇宙标签就是在往脸上贴金,就。

日本专家公布UFO“证据”!称有4例很可能是真的,通过伪造分析

不明飞行物(UFO)是真的,不明飞行物(UFO)是伪造的,外星文明存在,外星文明不存在,长期以来,这些都是吃瓜群众平时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始终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在2022年,美国官方的多次惊人创举,将不明飞行物(UFO)。

浙江出现不明飞行物,在空中排成一条线,专家:不可能是人造卫星

前些天,不少浙江台州的市民,都在夜空中看到了一群不明飞行物,它们在空中排成一条线,多个亮点闪闪发光,看起来非常令人震撼。相关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后,也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有网友猜测,这或许是“外星人的UFO舰队”,也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马。

要研究“外星技术”?美国举行UFO听证会!我国专家相信有外星人

这是现在最热议的话题之一,这个话题之所以遭受热议,是因为有人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有人不信,还有人半信半疑,每方说法都有一番道理,最重要的是,既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外星人存在,也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不存在。外星人存在吗。

戈尔曼事件:美空军与UFO格斗27分钟,专家:可能是一个核动力UFO

1948年10月1日,在北达科他州国民警卫队担任少尉的戈尔曼正在带队驾驶P-51执行一起转场飞行任务,他们计划在法戈的赫克托机场降落,快到机场时其他飞行员已经降落,但戈尔曼少尉决定利用利用晴朗的夜间作一次夜间飞行,塔台同意了他的临时动议。戈

为何美军重启UFO调查?科学家:进入新阶段!专家:人类无法实现

要说那种飞行器全世界都见过却没有科学家承认,那么一定是UFO,因为全球那么多UFO目击案例,甚至还有2019年美国海军公开的UFO追逐视频,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只承认将其归类到UAP(不明空中现象)。不过在英国《每日星报

巨型UFO现身阿拉斯加上空,美专家称是中国火箭,真相究竟是啥?

在前几天美国五角大楼,又公布了一份全新的UFO调查报告后,近日,又有美国专家表示,通过研究,他发现在今年3月29日夜晚,出现在美国阿拉斯加上空的一个巨型UFO,大概率是中国火箭。阿拉斯加上空出现巨型UFO。

发现了什么?UFO专家称找到了“火星人”,NASA正在掩盖真相

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人相信,火星上存在着“外星文明”,甚至早在19世纪的时候,就有研究者称,自己在火星上找到了“火星运河”,认为这是“火星人”的杰作。那么,火星上真的有文明存在过吗?近日,英国的《每日星报》,又报道了一个非常有趣的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安阳新闻头条网专利注册申请查询网宜昌新闻资讯网釜山旅行网广西旅游网贵港新闻头条网内江新闻头条网商标注册查询官网姿佳女性健康官网瘦身减肥训练营物联网技术交流网台湾岛旅游网伏特加品牌网免费素材网祁门红茶官网办公文具品牌网ChatGPT聊天机器人生肖虎运势网生肖鼠运势网朋友圈说说网信用征信资讯网今日沧州个人社保查询网北方稀土A股上海新闻资讯网牙科知识科普网丰胸食谱大全慧为智能股票襄阳新闻头条网建筑建材采购网
睡眠健康知识网-健康睡眠小知识大全、睡眠健康管理、睡眠管理师培训、中国睡眠研究院官网、睡眠健康管理中心、阿邑健康睡眠管理中心加盟、睡眠调理馆加盟、深度睡眠馆、睡眠体验师、深度睡眠舱、隔音家庭睡眠舱、智能睡眠舱、日本睡眠舱商业模式、睡眠健康科普网。
睡眠健康知识网 letabo.com©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