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健康

时间:2022-11-03 10:04:20 | 浏览:38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逐渐增大,睡眠功能失调甚至睡眠障碍,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的常见问题。世卫组织和世界睡眠研究组织联合发表的睡眠和健康报告中指出,21世纪,人类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减少了20%以上,世界上27%的人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逐渐增大,睡眠功能失调甚至睡眠障碍,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的常见问题。世卫组织和世界睡眠研究组织联合发表的睡眠和健康报告中指出,21世纪,人类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减少了20%以上,世界上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为唤醒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卫生组织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足够和高质量的睡眠是人类所必需的,健康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美国医学教授威廉提出,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世界卫生组织更将睡得香定为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之一。

众所周知,生长激素是促进身高增长的主要激素。而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青少年尤为重要。睡眠还促进骨钙沉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健康睡眠有七大作用: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增强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

    促进生长发育,

    延缓衰老,促进长寿,

    保护人的心理健康,

    睡眠特别有利于皮肤美容。

睡眠时间

由于年龄差异,个体所需的睡眠时间不同,年龄越小,需要睡眠时间越长。18到25岁的年轻人最佳睡眠时长为为7-9小时,最佳入睡时间为22点之前。最迟不超过23点。此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由于生理变化,所需睡眠时间也会有所增减。比如,女性月经期、妊娠期、睡眠时间相应延长,重体力劳动或劳动后睡眠时间需延长,而过度的脑力劳动常常使睡眠时间缩短。

健康睡眠标准有五项:

    入睡快,躺到床上10-15分钟即可入睡,

    睡眠深而不易惊醒,醒后5分钟就能入睡,

    睡眠时无恶梦、惊醒等现象,猛醒后很快就可以忘记梦境。

    起床后精神好,没有疲劳感。

    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适宜的室温,光线畅通的空气、睡前沐浴以及舒适的睡姿均可促进睡眠。

仰卧睡姿相对健康,适宜深度入睡,但不适合打鼾或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左卧睡姿不适合胃病和胆结石患者。

俯卧睡姿,心脏受压影响面部血液循环,颈椎扭曲,是最不健康的睡姿

右卧睡姿不会压迫心脏,肝脏供血充足,可以促进胃内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是相对最健康的睡姿。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将睡眠与觉醒障碍分为失眠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梦魇等类型。

失眠是指个体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导致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失眠的原因有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

失眠有遗传倾向,如果患者双亲之一患睡眠障碍,则患者同胞中约二分之一会患病,而且性别差异不大,并且连续几代都有患病者。

失眠症也与人体生物钟对体温的控制等相关,可能是体温调节节奏出现了延迟,体温不下降,因此患者直到深夜才会感到疲倦。

心理社会因素中文化规则对睡眠成负面影响。精神分析认为,失眠是未解决的内心冲突的某种表现,患者对偶然发生的失眠现象的不合理,信念是导致长期失眠的重要原因。

明确失眠的原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纠正不良睡眠行为,重建正常睡眠模式。

    心理治疗。主要是改变患者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和态度。不限8小时作为正常睡眠标准,只要次日精神充沛即为正常,不过分关注失眠不良后果。学会精神与躯体放松,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阻断卧床与睡眠间形成条件反射。

    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根据不同失眠类型进行药物选择。

    · 入睡困难型选择短半衰期药物,比如佐匹克隆。

    · 早醒型失眠者抑郁症多见。需治疗原发病,可选择中长半衰期的药物,如地西泮、艾司唑仑。

    · 易惊醒,在上半夜选短半衰期药物,如阿普唑仑,咪达唑仑等;下半夜要选中长半衰期的药物,若艾司唑仑,硝西泮。

    使用非镇静催眠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可用于谵妄、精神分裂症伴失眠者,常用氯氮平等。抗抑郁药对抑郁性失眠疗效好,常用有氯丙咪嗪、米氮平等。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林俊杰歌迷网汉语新华字典免费算姻缘网阿姆斯特丹旅游网四川峨眉山资讯网猫屎咖啡品鉴网万国手表收藏丹霞山旅游攻略江门新闻媒体网陈百强歌迷网十二生肖运势网TCL科技A股图阿普塞旅游网本间球杆五台山旅游攻略
睡眠健康知识网-健康睡眠小知识大全、睡眠健康管理、睡眠管理师培训、中国睡眠研究院官网、睡眠健康管理中心、阿邑健康睡眠管理中心加盟、睡眠调理馆加盟、深度睡眠馆、睡眠体验师、深度睡眠舱、隔音家庭睡眠舱、智能睡眠舱、日本睡眠舱商业模式、睡眠健康科普网。
睡眠健康知识网 letabo.com ©2022-2028版权所有